陈勤群:众所周知,漆画诞生于古老漆艺的髹饰,是中国绘画少年时期的重要样式,也产生了精湛的、难以逾越的经典作品,形成了独特的技艺、图式与观念,承载了中华民族视觉造型的文脉。您作为中国当代漆画的重要代表,延续了中国漆画怎样的传统?
钟声:任何一个好的作品,图示语言、技法的运用,包括色调的呼应都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割裂的。其实我们很多人的创作、构思中很多的东西都是来源于传统的,但是从传统中我们知道了什么?学到了什么?了解了什么?这是值得深思的。在这个基础上,我找到了我的切入点以及自己想要表达的,从而形成自己的作品风格。
陈勤群:漆画经历了改革开放和八五新潮所带来的深刻、丰富、剧烈的东西文化的博弈,在这样跌宕起伏的历史语境中,您对当代漆画做了哪些探索、研究和创建?
钟声:我觉得包括两方面,一是在“漆”的色彩呈现上的颠覆探索。我早些年做了很多试验,体会到漆其实有很多意想之中丰富的色彩,不是说这种实现不可能,只是漆和其他材料相比所受的限制大一些,驾驭把控的要求高一些,并非不可能。二是,为什么非要用“漆”作为艺术作品的表现和创作动机?我觉得漆材料本身承载的历史价值是其他材料不可替代的。我一直在探索材料展现的过程中价值体现的问题。当中包括了东西方文明的对撞,也包括了人为的因素,包括我们今天所说的当代漆画,实际上都是在找寻自己的语言体系,以及当下漆画本身的价值。
陈勤群:您作为中国当代漆画的重要代表,请阐释您的图式来源。
钟声:我的图式来源主要是从本体语言出发,很多时候都在思考为什么非要用“漆”来表达我的作品?我的图式?作为亚洲人、中国人,骨子里有说不清楚的东西,也就是潜意识的东西。潜意识通过材料、手段、工艺等呈现出各自作品的面貌,同时反映出独特的个性。应该说我的图式就是我的心电图。
陈勤群:您对当代漆画的未来有着怎样的瞻望和期待?
钟声:对于“漆画”这个画种来说,-定要有自己的语言特征,找到当下自己的位置,而不是“像什么”“在学谁”。同时,从事漆画的人对“漆”这个材料要有情感,要用最大的力气打进去,再用最大的力气打出来,才能达到通过材料淋漓尽致表达的自由境界!我觉得还需要时间,还需要大量的人来研究实践,才可以在当代艺术中有自己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