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天亮的大漆之艺术
-范迪安
汪天亮先生的一批大漆新作构成了主题为“漆.器.气”的展览,并汇集成册,让更多的朋友看到了他在大漆艺术上投入的创造心力和执着的探索方向。作为他的老朋友,我为他由衷地感到高兴!他是- -位对大漆艺术充满激情的人,甚至可以说是当代艺术界的一位“漆痴”。近二十年来,他的全部生活和工作都与漆有关,搞漆的教学,做漆的传承,组织和参加漆艺的活动,而最根本的是他完全沉浸在大漆艺术的探索与创作之中,如痴如醉,乐此不疲,颇有与大漆结下前缘、愿奉今生的宿命。
漆的艺术实际上是一种“慢活”,只有经过严格的工艺流程才能出活”。在某种意义上,无论漆艺发展到什么程度,它在本质上终究是-种古典艺术、经典艺术,不仅是因为它的历史是悠久的,遗存是丰富的,形态和语言是农业时代的产物,而且因为它的生命形态是通过物质的化合与时间的化生形成的,在神来兴会的创作和科学的制作过程中,需要等待,需要耐心,需要尊重漆艺在材质、媒介等条件中久酿生成的工艺特性。汪天亮作为当代人,其制漆的艺术历程,可以说是当代意识与古典形态的碰撞,是当代情境与古典精神的对接,是当代语言与古典样式的再造。他众多的作品洋溢出他投身漆艺产生的澎湃的热情,作品的生命如披着华彩的精灵,从深沉的漆黑中浮现出来,汇成当代生活空间的交响曲。
汪天亮的漆艺作品具备三个明显的特点。其一,他的总体风格特征可被看作是当代漆艺世界的抽象表现主义,兼具表现性的艺术语言和抽象性的图绘方式。他努力在古典的精神和当代的形式语言中寻找结合点,在自由的点、线、面中呈现出充沛的精神活力本源和创作轨迹。他有着良好的绘画禀赋,在从事漆艺时也未间断绘画,因此,他擅长在大漆的材质上运用绘画语言。虽然这种做法是“漆画”的基本样式,由于他的绘画风格是表现性的,在漆的材质上并非易达,但凭借他在漆艺上的经验和极为投入的精神,他将表现和抽象的画风在漆的材质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在随机而发、信手拈来的过程中,在手工打磨和重复上漆的时间流程中,他呈现了自己在当代手工式创作中的智慧与意趣,呈现出艺术表现的灵性和创作手段的丰富性,为大漆艺术的当代发展增添了贡献。
其二,通过大漆之艺,汪天亮将中国古典艺术的气象与当代艺术的气息联结了起来,他的作品露出汉代艺术中神秘的宇宙观念和奇诡的绘画意涵,在语言的脉络来源上呈示了他对远古艺术中生命激情的憧憬,那些蛙形纹和原始文字的变形以及形象的重复排列阵势,让人感到迎面扑来的天真烂漫和稚拙的厚度,而在良好的感受力之外,他又始终把持了当代审美的简洁造型和明快的色彩以及画面的构成因素,这使得作品能够以一种直觉的方式弘扬中国漆艺的传统并导入当代。
其三,他在艺术媒材上自如地游走于平面与立体形态,在体积、空间、线条与块面的漆艺组合里真得其所。作品由漆画发展到漆塑再到漆屏风等类型,不仅是次次材料、 手工的更新转换, 更多的是视野和想象空间的扩大与延展。一方面, 他用形而下的漆之“器” 去探索形而上的艺之“气”,使不同形式、形态的漆制品成为大漆精神的载体,丰富了我们对大漆艺术的认识:另一方面,他扩展大漆艺术领域的实践,使大漆艺术得以走向今8更广阔的生活空间。
激励着汪天亮在大漆世界里沉潜往复、坚持不懈的根本动力不外乎是两个方面: - 是他对大漆文化本质的认识与坚守,他说:“漆的最大特点,作为中华文化的指向,我认为就是大气,这不是器皿的‘器’,而是气象的‘气’,是精神的东西。“ 因此,他追求的是从造型到图绘的整体大方的气度,保留了传统漆艺中色泽的神秘意味和富丽堂皇的风韵,又注入自己极为感性的形式语言,从而使作品拥有传统与当代融合的学术内涵。二是他坚持大漆艺术也是当代艺术的理念。虽然他的作为固守在漆的世界里,但他对当代艺术的发展十分关注,在思想观念上不封闭、不保守,注意了解现实,感受艺术与生活的变迁,包括关注时尚的新风与审美的潮流,始终以一种开放的、自由舒畅的胸怀从事创作,因此,在他的作品中,透溢出来一种鲜明的“人的自由”。这种源发于本真性情,又注入当代认识的“自由”,在他的作品中是可观可感的。在这个意义上,汪天亮的大漆艺术不仅是他个人钟情于斯的产物,也是我们今天重构本土当代艺术形态的一种重要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