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国华 
佘国华 SHEGUOHUA
艺术简历 >>>
作品欣赏 >>>
名家艺评 >>>
艺术访谈 >>>
漆艺画家 >>>
请下载二维码 关注实时更新
名家艺评

佘国华的漆画艺术与东方文化精神

-郭明

引言

天然大漆作为最具东方文化特质的因素,自其被人类识别、探索、实践之日起,其独特的语言与形式自始至终都散发着浓郁的东方文化魅力。20世纪以来,对于漆艺术语言的研究甚重。既有探究传统技艺与程式的复兴,又有新材料与新工艺介入的创新性实践,亦有新观念与新形式的拓展尝试。然而对于现代漆画艺术而言,对于漆性的表达、题材与语言形式的拓展等方面的创新性实践则尤为关键。在现代漆画家中,佘国华的漆画翘然独立,以强烈的个性特征,新颖时尚的题材图式,精巧绝伦的工艺技巧,传达出独具东方特色的文化精神与意境,引领了一种关于抽象漆画表达方式的新时代审美风尚。他的作品兼具东方意境与西方构成和色彩特性,既有细腻唯美的传统表达,亦有纵横恣肆的漆性抒发,让我们感受到独特的大漆之美与东方之韵。

文化滋养与艺术启蒙

福建作为中国著名的漆艺之乡,早在清乾隆中期已然成为全国漆艺创作的中心。漆艺行业的繁荣与兴盛,一方面源于八闽之地自古就拥有丰厚的漆文化历史积淀,另一方面源于闽人勤劳朴实、顽强拼搏、勇于创新的地域个性。东方文化精神与地域乡土文化的滋养是福建漆文化发展的重要土壤与基石。

佘国华先生1962年生于福建莆田,莆田自古就是福建漆艺的相对集中区之一,传统漆艺涉及莆田地域民众生活中的吃、住、用、行等各个方面,这对佘国华童年生活的影响较为深厚,他的童年生活都是在这种东方文化精神与传统漆文化的滋养下,早期无意识地被富足、充盈、丰满的漆艺术所浸染。可以说,自童年时代,佘国华在文化意识与结构上对漆艺术及东方文化精神已然有了一个雏形的认知。

1981年,佘国华考入福建工艺美术学校(现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在经历了“文革”后期的文化影响与洗礼,他对于教育、人文的反叛有了更多的思考与认识。尤其是入校后专业系统的美术教育,其包含的中国传统绘画的基础教育,如古画临摹、白描、山水、花卉写生等,为余国华先生奠定了较为扎实的笔墨表达能力,对东方文化精神也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另外,也包括有西方美术的专业教育,如素描、色彩、油画、水彩写生等专业课程的学习。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等不同风格,尤其是西方美术教育中关于逻辑关系、焦点与成角透视、现代主义风格等为佘国华现代创作意识的觉醒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他积极努力接受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现代美术的滋养、熏陶与启蒙。

创作意识的觉醒与突破

80年代末,佘国华先生毕业后留校任教,此时艺术八五新潮风头正劲,厦门达达主义反艺术的理念对佘国华的影响较深。佘国华先后不同程度地经历和参与了改革开放和八五新潮所带来的深刻、丰富、剧烈的东西文化的博弈,他善于学习,独立思考,在跌宕起伏的东方历史文化语境中,努力去探索绘画的表达新方向,尤其是他对自我传达的创作意识开始觉醒,努力去冲破传统艺术思维与形式的藩篱,对于如何做艺术、现代绘画如何做、如何形成自我风格进行了更多的思考。

自童年时代,东方文化精神与传统漆艺文化的熏陶与滋养,使得佘国华的审美观念与理想,承袭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文脉与根基。尤其是大学期间对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学习,使得其具备了较好的创作能力,在创作方向的选择上,他从中国传统花鸟与山水画的创作入手,努力借鉴传统绘画的构图及表现手法,同时将传统的花鸟、山水、大自然中的若干元素进行剥离、分解、重构,以新的图式再造画面。这算是其早期对绘画创作进行的半抽象表达的一种探索与尝试。尔后,在创作的过程中,他追求画面中的不同迹象与肌理的印制、整理与归纳,也注重情绪变化所产生的形象的处理,以及线描手稿的独特造型与情绪的结合。这使得作品具有超现实的幻想意味,更具抽象意味。大学期间对现代主义的认识一立体、抽象、野兽、未来、构成、极简等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等不同的绘画风格的学习与内化,使其在创作实践过程中,也更加注重借鉴西方几何抽象手法的创作。他力图以中国传统大道至简的审美理想,来表达繁复的画面形象与形式,解脱具象形态的束缚,以此获得抽象绘画与精神表达上的绝对自由。这一系列尝试与探索,极大地刺激了佘国华的创作热情与积极性。

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越南磨漆画艺术和日本漆艺术的巨大刺激,以及老一辈漆画艺术先驱的不懈实践与推广,传统漆艺装饰技法中的漆画工艺从传统的漆器装饰上脱颖而出,也逐步形成了独具自身特色的独立漆画艺术形式。佘国华也紧随时代的发展,努力进行现代漆画艺术语言的探索与尝试。佘国华努力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寻觅漆文化远古的气息,尤其是汉时期的云气、几何图式的抽象意味,山水、乐舞、神话等主要纹饰对点、线、面的运用,深深影响着他对于现代漆画艺术的认识与理解。他从学校教育中对中国传统绘画系统性的训练等线索中,看到林风眠、吴大羽、齐白石、关良等艺术大师的作品对中国艺术发展的影响,这些艺术先驱们的艺术实践为他开启了新的观念,对其漆画语言的探索践行有很大的推动与启迪作用。对漆语言的探索也从抽象主义、构成主义入手,进而对点、线、面的研究,对汉漆器中线造型图式的文化特点与抽象主义、构成主义进行融合、叠加和复数化、累积、拓展、思考,形成了他的漆画诗性语言,从中会意漆语言的文化基因与髹漆的手工特性,让人有充分的冥想空间。正是与自然交流、真诚和睦的文化自信,使其对于价值取向和表述方式等方面都在中西艺术潮流的跌宕、融动中找到自我。

个性语言的抒发与阐释

日本著名的漆艺家大西长利先生曾经说过:“对于传统,我们不能一味地理解为对固有观念与形式的继承与延续。在当代多元的文化观念下,我们应当寻求对于传统的当代性阐释,以新的观念与视觉形式传达出传统在现当代的文化内涵与魅力,以新的逻辑架构与观念形式来解释传统,从而使得人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传统。这样也体现出了艺术家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的历史责任与使命。”

作为绘画艺术,形式因素的思想内核受制于文化因素的影响,漆画作为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其发展的方向必然受到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而中国文化本身就具有含蓄、内敛、深刻等典型的抽象性特质,这种特质也必然影响漆画艺术观念的表达。"抽象特征”一直是中国艺术内在的“文化基因”,这是中国古代漆艺术能取得伟大艺术成就的重要因素。抽象性绘画语言的广泛运用,使得中国的漆画在它的草创阶段就呈现出一种文化性的“早熟"。传统文化中的抽象思维不仅在形式上深刻影响了漆画的艺术语言的表达,这种漆画抽象语言特质在表现的题材、表达的空间上也给予了漆画艺术独特的发展指向。中国文化根脉之中的文化意识与基因都带有典型的抽象性特质,自由灵动且多变的意识观念也给佘国华探索漆画的抽象性表达奠定了强大的文化语境。文脉的延续,使得文化意识中的抽象思维得以留存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故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佘国华漆画语言中个性的抒发与表达。

对于当代漆画而言,其表现形式和创作观念目前日渐趋于多元发展的态势,其中尤以抽象形式别具特色。漆画艺术语言本身具有一种独特的抽象特质,其应用材料的质感及材料的纹理形象所产生的表现力,使它更擅长于表现丰富的材料纹理,彰显流动而含蓄的抽象美。在艺术多元化的今天,现代漆画艺术也以其兼容并蓄、海纺百川的特质,广泛吸收各种新材料与新工艺为其现代艺术形式服务。在佘国华的漆画创作之中,无论是天然的、人工的,还是传统的、现代的,均可以选择利用。他既关注材质的自然美,挖掘材质的表现力,又将材质物化在艺术创作中,开发出材质的审美特性,最终传达出自己独特的创作思想。例如佘国华运用麻丝等自然材料入漆,构建精细的线,繁复入微,线的扩张,由线交错,积点而成极简的画面,创造了自然多变、绚烂多姿的抽象性漆画。他的作品《华锦如梦》中,浓烈的红与黑色彩在自身设计中产生着梦幻般情节,熟悉而具深度,憧憬而高责,却有如花似梦的直觉意味,漆黑的曲深衬托着丝絮般的植物化肌理,可谓千文万华而纷然不可胜识。佘国华主要关注如何与中国人文的脉络有关系,其一直在考虑水墨中的线如何融入漆的图式中。他首先在天圆地方的系列中尝试漆材料的各种可能性,麻的语言、漆的语言、箔的语言等特殊的肌理形式被综合在天圈地方中,用系列变体的方式寻找对大自然的理解、对东方意象的表达。其次,他的漆画的审美取向已不再以追求传统漆画的华美、光润为主,而更注重材料的本色质地与肌理塑造之美。再者,他的作品中既有东方传统美学思想,也有西方美学思潮的影响,多以东西方的融合来表达东方的文化语意。他以更为广大。细微的灵敏触角,表达自我美平宇宙、生命本源等仪式及伦理情感的探讨。这种审美情感的抽象化表达才得以真诚流露。

余国华的漆画作品是东方哲学精神与审美体验、无为之美、中和之道的体现。他的图式多以在方圆之中寻找东方文化点和文化态度。天圆地方,大地承载万事,万物无怨无悔,天道看不见圆融的宇宙运行规律,只有每个心灵的感悟,这也许是道法自然的文化心理,对圆满的喜爱是华夏民族对幸福生活的一种美好隐喻。方圆叙事系列作品是犹如苍茫的大地,天道圆满的叙说触动、生发了许许多多的心迹流境,也许是《素蒙》、是《赤焰》、是《润泽》、是《意相生》,或是《延伸》,等等。这些作品都在方形的地底,应用麻丝作曲线的多层叠加,以引起物,寻找物性,觅到个体的纯粹性,建构一种语言形式,体现手工、时间、媒介、物性、空间、程式、痕迹等,经过多层的髹色漆和贴箔并磨显后,大津特有的"漆过留痕"的时间性、故事性与"漆味”共同构成意象和行为的一个东方式的方圆世界。它可以感悟、可以品赏,是澄怀观道的东方情怀。

余国华的漆画作品承载着东方漆文化和当代绘画多重叠变的艺术表达载体,以其丰富的材料美感、纹理形象和特殊的工艺特点所创造的抽象美而独具匠心。他以漆之品性为其基础,兼容并蓄,胸怀万物;以漆之工艺为其表象,精雕细琢,游然物外;以漆之精神为其信仰,囊观宇宙之洪荒,探寻生活之细微,力求表里如一,形神兼备;以探精微而致广大,以颂情怀而畅然抒心性的精神:以万物为源,力达自由的态度,努力探索现代漆画艺术语言的独特表达方式与面貌。其作品面貌新颖,形式语言丰富。他以自我独特的视角与审美感受,以新的文化精神与面貌诠释着现代漆画艺术的语言探索与实践,彰显出漆画在当代独特的时代文化语境。余国华漆画语言的特殊性,除却其作为视觉语言的绘画性表达外,其巧妙的创意构思、独特的材质美感、精巧雅致的工艺,也是现代漆画艺术语言创新表达的新方向。

未来与思考

漆画的来来无疑要从文化的自觉、自信中链接传统,从思想的反观中以当代艺术方式来叙说漆性的深沉、含蓄、浑厚、优雅、神秘,切入智能化当下的人文观照去拓展漆艺术语言的当代性。世界处于瞬息万变的时代,为漆画家提供极为丰厚的创作资源,在自己内心孕育,努力实现漆画创作中的文化态度、文化自觉,脱离传统的表达方法和西方语态的样板,探索传统文脉的内部,做当代性的转折,让漆文化有更辉煌的未来。

当代漆画尚有待探索与实践,漆画群体中也期待具有探索实践精神的人才出现。佘国华作为当代漆画家的代表,以自我独特的审美情怀、高超而别致的工艺语言、巧妙的构思,营造出了一个漆彩绚烂的世界。佘国华先生持之以恒,以更新的创作观念与形态来阐释漆之本体精神在当代的多元化探索,努力探讨漆画艺术语言、面貌在当代视觉艺术表达中的各种可能性。福建得天独厚的漆文化氛围,使佘国华的漆画创作先天占有地利优势;福建深厚的漆文化历史积淀,为其赋予了独特的工艺技法和高超的艺术水平;优越的地理环境为漆画的创作提供了天然的“荫房”等自然环境;现代艺术思潮的冲击与影响,也开阔了佘国华的艺术视野,他以开放、兼容、融合、共生的态度积极进行现代漆画艺术的创作与研究。佘国华的漆画作品在东西方文化观念融合下更能突出他的东方文化抽象语意,未来他也很明确地选择东方文化态度与文化态势为其创作表达的方向,并探讨如何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努力彰显具有大国精神的文化态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