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伦 
李 伦 LILUN
艺术简历 >>>
作品欣赏 >>>
名家艺评 >>>
艺术访谈 >>>
漆艺画家 >>>
请下载二维码 关注实时更新
艺术访谈

陈勤群:众所周知,漆画诞生于古老漆艺的髹饰,是中国绘画少年时期的重要样式,也产生了精湛的难以逾越的经典作品,形成了独特的技艺、图式与观念,承载了中华民族视觉造型的文脉。您作为中国当代漆画的重要代表,延续了中国漆画怎样的传统?

李伦:首先是延续了中国天然漆艺术的血统。《髹饰录》使我了解漆工精神的内涵和应用材料的方法。秦汉以来的漆艺传统都能体现出一种漆的独立表达。这就是我正在延续的髹漆的精神。

陈勤群:您作为60后的重要一代人,先后经历了后几代人少有的历史和文化洗礼,不同程度地参与了改革开放和八五新潮所带来的深刻、丰富、剧烈的东西文化的博弈,是善于学习、独立思考、不可或缺、承前启后的重要代人,在这样跌宕起伏的历史语境中,您对当代漆画做了哪些探索、研究和创建?

李伦:确实,我们所经历过的时代是深刻而充满前进之力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急剧变化,使普世价值观随之瓦解,进而出现的是多元而激烈的体系重构。在这一进程中,我一直在建立自身的体系,一种观察自然的角度,并使用大漆作为媒介去解释我所发现的世界一个永远未知的充满神秘感的世界。

陈勤群:请阐释您的图式来源。

李伦:直试图寻找某种生命之气息,它潜藏于自然之中而又存在于循环不息的深度意象空间,一个在自我生成的图像背后永远活着的隐性秩序,它促使我能与之一起呼吸并聚合于一体。由此,幻化了的心象得到了唤醒。

陈勤群:您对当代漆画的未来有着怎样的瞻望和期待?

李伦:中国漆画虽然正处在当代艺术发展之中,但就艺术创作而言,漆画群体还缺乏足够的艺术精神,仅处在一般性的写物和描述的初始阶段。研究缺失的后果是远离了艺术的原则,导致重复的“山寨”漆的艺术同样离不开对艺术原则的追问。在一脉相承的基因之上积极寻找和塑造自身价值体系,使髹漆成为一种独立的思考,我一直在努力并乐在其中。

陈勤群:您的创作深入中国漆画语言现代性的诸多具体问题,您的图式不是抽象,而是滦画文脉中非常重要的意象的传统,战国鸳鸯漆盒的乐舞和锦瑟残片上的狩猎图既是中国漆画最早的彩绘,也是中国造像最早的人物写意画,应该是我们研究传承的重点。您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符号感,辨识度高,您的符号极具设计感,对传统符号的引用、改造、变异、延伸、组合,使其充满了灵性,您用特殊的半浮雕的方式使您的材料语言、符号语言和造型语言别具一格。

李伦:漆的悬挂、流动,漆在干燥过程中的变化都会出现抽象的形色,我往往是在倒漆后,根据流动之后图像的不同的变化和效果来决定下一步的行动,我的意象是根据抽象的材料语言来引导的。

陈勤群:您在不断的物性试验中,找到意象的对应和表达。

李伦:漆的表达其中一个路径就是不可控的材料语言,漆的材料调好后往往是很随机地倒进去,它流动时是很抽象的,这种随机体现了我的修养。我不会通过光影来处理形象,而是在流平之后找出感觉,让图像在其中自然生成,有时会流平2次以上,再因势利导。

陈勤群:您的东西有如鲁迅的古语新说,古老的图像很遥远,可追溯至汉代的画像石,非龙、非蛇、非龟诸神组合,多神论的世界,你作品的形态有多义性,但显然不是南方朱雀的文化,而是玄武和青龙的感觉。一般中国图腾的形象,不会把背景处理成中景,如给间房添上一棵树,这么玄、这么有历史感的形象,经常会置身于地平线或宇宙感中,您的作品气息幽远、神秘诱人。

李伦:与生俱来十分敬畏人类及自然的神秘生命体系,在特定时空中感知到深埋于沃土之下的生命气息,以及在其背后所隐藏的生命秩序。它们已经融化在我的潜意识中,这种气息激起我的勇气和不断的行动。我把它们视为“无名相”,甚至以此给作品命名,它们已经成为我图像资源中自然的养分。我关注的东西是质量,很多人问我是怎么画的,我也在问自己冥冥之中图像何为。

陈勤群:我很感兴趣您作品背后的灵魂,是什么促使您创作有如此独特气息的作品,我甚至会有一个念头,想从面相上去解读您的图式趣味,比如肤沉眉浓,幽深的眼神从容不迫······可惜我不会相命。作品中那种入木三分、森森逼人的巫气,有时我感觉您好像是图腾传人或者是养蛇世家,我想听您的艺术历程,最好从启蒙谈起。

李伦:如果说启蒙的话,可能与我的家世有点关系,我出生于中国南方古建筑风格的祖屋,隐晦的光线下透视出的空间意识对我影响很大。我父亲最早曾在高剑父的春睡画院学习,后师从符罗飞,我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父亲从德国买来的精致的书籍及画箱等舶来品,以及父亲大量的水彩作品。中学毕业我考入广州美术学院附属中学。

陈勤群:我注意到您半文半白的文风,您应该有一定的古文阅读史,或许是通过古文增进了对中国文化的广泛兴趣。

李伦:确实我从父亲的书籍中较早看了古典小说,喜欢言简意赅的中国文本。其实我受的美术基础教育是苏派的,从附中开始我的作业经常是作为范本留校的,但我较早就对光影三维的表达不感兴趣,觉得它跟自己要表达的方式没有太大的关系。

陈勤群:看过您那精彩的线描,那就是独立的艺术品,其实您不用李,用其他材料如水墨、油画也会卓然一格,可以说是您找到了漆,漆也呈现了您,使您线描的图式在幽深的漆质感中更具神性,这除了您个人的秉性,重要的是一种视觉文化的趣味、选择和创造,并且是一种有别于塔皮埃斯综合材料的风潮,此潮刮过油画、水墨,并深刻地影响着某些漆画的堆起语言。

李伦:我在西班牙看过毕加索、达利、米罗、高迪,还有塔皮埃斯的作品,他们各有高度又互不相仿。对于真正的艺术家的东西,容易学进去,但是很难逃出来,容易成为偶像的分支。

陈勤群:是要警觉,避免仅仅成为偶像的余脉和呼应。

李伦:对此我有一一个建议,即擦掉签名,当作品太类同、近似时,原创性就削弱了,更谈不上去发现什么了。

陈勤群:确实所有图式都有来源可寻,所有语言都有上下文关系,对您作品的观察应该放在东方的视觉系统中研究,您是中国当代漆画意象文脉的重要个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