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 松 林  MEISONGLIN
艺术简历 >>>
作品在线 >>>
作品欣赏 >>>
资讯评论 >>>
宣和书法 >>>
请下载二维码 关注实时更新
资讯评论

以书自养— 梅松林的书法

书法有纵放、内敛两种。大体纵放者神采焕发,发扬蹈厉,不拘小节,极意创新,力破余地。内敛者狷介自守,首要避俗,务求洁净,尽敛锋芒,意在养和。前者是艺术创新的主力,在内心深处也都蕴有一种感染他人的愿望。后者是自我完善的高士,更注重内心深处的自我感觉。

就时代而言,古代早期的作品接近于内敛,晚近接近于纵放。孔子所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可以借用一下,以说明艺术创作的目的有古今之变。就字体而言,纵放者的代表性字体是行草,又以草书为最。内敛者的代表性字体是正书,按今人广泛的定义,篆隶楷都在其中。当然,在不同的字体中都可以有纵放内敛两种不同的表达。只是相对而言,正书字体本身具有更多的内敛因素。

在人心浮躁的今天,喜欢写小楷的人几乎都可以认定为具有内敛者的心性。

虽然楷书仍然是初学者的门径,但能写小楷的人毕竟不多。现在展览中行草比比皆是,即以获奖者而言,未必真能作小楷。这倒不是因为小楷的技术难度,而是写小楷必须具备清净的耐心,以及气息的平衡能力。庄子所说的“衡气机”,各有各的解释,我没有深究过。允许我望文生义,写小楷时的怡和凝一,差不多就是“衡气机”的状态。小楷锻炼人的心性,平和人的心气,也就“养人”。文徵明八十多岁还能一丝不苟地写小楷,实际上可以理解为由于小楷的滋养,使文徵明活到了九十多岁。孔子说:“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则可以推论“动者乐,静者寿”,那么善于以静态的小楷自养的文徵明长寿也就合情合理了。

松林便是一个以书自养的人,养性养和。他的小楷写得非常宁静平和,当然也不乏灵动。当今的展览上一些小楷往往写得盛气凌人,极逞锋芒。这是这个时代的特征。其实如果欲逞锋芒,小楷绝不是最好的选择。我心目中的小楷就应该是能含蓄蕴藉见修养的。

松林的小楷初从王宠入手,颇有心得。据王宠同时代的好友顾璘说,王宠“清夷廉旷,与物无竞,人拟之黄叔度。尊官宿儒忘年友善,罔不乐其温醇”。王宠的书法也不激不厉,疏淡空灵。婉绰而沉静,淳厚而古朴。有高士之风。王宠曾有临王羲之的《黄庭经》、《乐毅论》,既自见风貌,又有古人风神。松林现在也在学习王羲之的小楷,而最相似的是王宠的临王之作。在实际的创作中,松林的作品稍加灵活一些,另如竖画的起笔则完全自具特点。虽在在字形上即可大体可以辨认出松林的取法。但我更看重的是松林的字与王宠书风有精神上的契合,从本质上来说,每一种契合都源于内心深处真实的接近或者一致。刘熙载《艺概》言:“故书虽学于古人,实取诸性而自足者也。”也就是说,松林内在的性情气质和王宠笔下书风所反映出来的超逸古朴相契合,因而他的字显得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笔笔扎实,笔笔空灵,舒逸而沉稳。在写王宠的同时,也是在写松林自己的性情气质。在写王宠的同时,也是在完善提升自己的性情气质。

或许松林在字形面貌上将来还有其他的变化追求,但已然反映出来的这样一种精神内涵愿他永远保存在作品中,在我们现今的时代,这是一种最珍贵的性情气质,不可多得。

文/郑寒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