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正 强  
邓正强  DENGZHENGQIANG
艺术简历 >>>
作品在线 >>>
作品欣赏 >>>
资讯评论 >>>
中山书法 >>>
宣和书法 >>>
请下载二维码 关注实时更新
资讯评论

画里画外十满大侠

邓正强在书画界已声名鹤立,无论是在他的家乡湖南益阳、还是他打拼的南粤广东,艺术界的人一和我聊天就提起他。这个小时候的同学曾与我失联多年。

在我的印象里,他是个侠客。

乳名“十满”的他,家里排行最小第十,是他爹老来得子的杰作。生长在洞庭湖资江边上、一个当年热闹的江湖码头小镇——沙头。穿梭如织的轮船、清早靠岸吆喝的渔民、赤膊大碗喝酒的壮汉、一个打架骂娘“喷(Fen)狠”,又充满是非曲直、爱恨情仇的资江码头。与女作家方方笔下描写的汉江码头没有二样。他家的吊脚木楼就在这个镇最大的码头边上。

他曾用“释满”、“释蛮”的笔名,可见他已经或想着从“码头文化”脱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从景德镇陶瓷学院毕业的他,获得美术、文学双学学士学位,成为湖南一所一本高校的教师。

但,他脱不了江湖;脱不了江湖的匪气与侠气。

小时候,他就与同龄伙伴的兴趣不一样。喜欢独来独往像个侠客。一年级字就写得超好,爱写写画画,无师自通。他家门前的码头、江景、河洲、江边的吊脚楼、麻石板街巷、还有那些“莫搭起老子搞,小心老子会发宝”的码头苦力,都是他素描速写、乐此不疲的爱好。

议论他性格的朋友很多,他也确实个性鲜明。但对于我自然比别人更平淡和淡化他的性格。

因为他已是个“艺侠”。他在陶艺界、书画界的辈分、年份、力份都不低了,他有“骂人”的资格与人格;他爱艺术、爱陶艺、爱人、爱你、才骂!他是我少见的集水彩、油画、国画、陶艺、篆刻、书画双馨德艺等身的书画家。这一切都该用“侠”来解释。他原本有个很优的所谓“体制内”平台。

大家都知道的,上世纪有个“八九年”暑假。他突然离开。。。。。。。不然,凭他的勤奋执着、天赋才华,早已是他嗤之以鼻的当下硕导、博导、“大师”;可他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成为自由人。几人能做到?因为他爱艺术、爱自由、爱“江湖”,他是个“侠”。

去年他大病初愈,我陪他游访老家沙头小镇,一路上他高兴得像个小孩子,硬要我同他一起穿上他写的“沙头”两字特制的文化衫。滔滔不绝的在我车里聊家乡、聊故人、聊往事。遇到老街坊邻居,很是谦逊亲和,攀谈不断,依依不舍;听闻一些故人的境遇,竟泪眼婆娑;看到几百年的古镇被废弃,他那种悲切之情久久挂在眉眼。我只好赶紧带他离开去看南洞庭,顺便写写生。还特意叫了一个大美女陪他,看能否心情会好点。谁知去年洞庭湖百年不遇的干旱,“云梦泽”成了大草原。百年难见的湖底,尽是沙鸥盘旋在开裂的湖床上哀鸣。他几次叫停下车,到很晚才到刘家湖。一路上悲天悯人的叹息,拍下了许多照片。

我知道他的山水作品大多是一些极平凡而单纯的自然物。用近乎抽象的线条与西洋画派的用色构图大胆对撞,产生一种明显“符号元素”式的“意象”场景,尤其是他的几幅大型陶艺。在他的作品中,物象倒是被淡化,但画面的笔墨线条却是激情奔涌,如当年洪水流过他家的吊脚楼;如烈酒火焰,总是大写意的泼墨直抒心臆,他有一个陶瓷作品,我建议他命名叫“夜空天眼”,大家可以去看看。

他的水彩画作品倒是“书卷气”极浓,其画法似乎是从书法文字中来,极具“以山水是字,而以字作画”的文人味。他是个书画兼修,“路子”很广的画家,又操守自坚,不入歧途的侠客。

他爱“戏画”人物,快速精准的线条把握功力可在瞬间完成一幅人物漫画,真是一绝。我们几个同学在江堤上散步,随手用手机拍了个照片发给远在广东中山的他,不一会,一幅“青春一去不复返,丑事尽可回味”的九个人物的漫画就发来了,个个惟妙惟肖,诙谐可爱。

在众多的书体中,他独爱米芾体。我曾提醒他,单凭一种书体是极少成为“大师”的,他说:现在哪有什么“大师”,都是他娘的狗屁,我才不当大师呢!可他的书法作品,特别是他用瓦当、旧杂志的米芾临帖,真是大师笔墨!他的行笔、章法、整体视觉,如天马行空,游行自在;常见到他潇洒超脱的心灵遂心应手,登峰造极。其线条韵律感极强,平稳中寓险峻,奔放中见婀娜。轻者写飘逸,重者构奇体。字字清逸文雅,稚拙如童体丑书;恬淡“释满”,老辣如“二王”精到。。。。。。

湖南花鼓戏《讨学钱》里有句唱词:“记得当年骑竹马,转眼已是白头翁”。我期待我的大侠兄弟“十满”能有更好的作品问世,也期待他去掉一点火气、匪气,侠气长留;更期待他保重身体,我们再游沙头小镇。

刘 毅 葵卯腊月于银城和乐居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