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泽国 
张泽国 ZHANGZEGUO
艺术简历 >>>
作品欣赏 >>>
资讯评论 >>>
漆艺画家 >>>
请下载二维码 关注实时更新
资讯评论

大泽有鱼——张泽国漆画创作三十年

-乔十光

中国的现代漆画艺术是在具有几千年完整传承发展体系的传统漆艺上衍生出的绘画形式,正是由于聪慧的古人在几千年的不断探索中,总结出了千文万华的技法和材料,使得现代漆画艺术表现手法异彩纷呈。不仅如此,漆性与生俱来的包容性,给予现代漆画的材料选择更为宽泛的空间,使用材料丰富及视觉效果和触觉感受,赋予了漆画成为世界上唯一“可以触摸的绘画”。漆画这种结合人工和天工的绘画艺术,讲究的就是“人画一半、天画一半”的创作技法,不仅要“材美”,还要“工巧”,这就要求创作者要能正确解读漆的语言,才能绘制好漆画的这篇文章。能够以漆作画的人本就不多,能够把握漆性,并将自己的才情与之融为一体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而泽国就是这样一位善解“漆”意的艺术家。

因漆性多喜温和湿润,我国漆画界,一直存有“北方制漆难”的共识,更有“北方无漆”的说法,然而泽国凭着对漆画艺术的热爱和迷恋,在以黑龙江为核心的北方地区,开拓出了漆画艺术的一片热土、带动了漆画创作的热潮、激起了漆画创作者的热情。1991年,在泽国毕业之际,我曾对其有过这样的寄语:“你们每个人都是漆画艺术的火种。”光阴荏苒三十年,这一星星之火已然有了燎原之势。泽国不负嘱托,自1991年入职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后,就致力于漆画本科专业的发展。时值北方地区漆画艺术的发展初期,漆画课程仅仅作为选修课在少数几所高校中开设,授课时间有限,学术基础薄弱,难有代表性的作品和作者出现,漆画一直游离于主流艺术的边缘。面对举步维艰的局面,泽国没有恇怯不前,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于2001年开始设立漆画专业,招收首批漆画本科生,受其影响,黑龙江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哈尔滨学院、佳木斯大学、黑河学院等省内多所高校纷纷将漆画开设为必修课程或特色专业。不仅如此,泽国更是身体力行,传道授业,先后建立天泽漆画工作室和大泽堂漆画工作室,实施开放式教学,漆画创作队伍的日益扩大,北方地区漆画艺术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都打开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从他画室走出的学子们,也在国内历届漆画展中成绩斐然。2003年,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增设了漆画硕士点,使漆画的新生代培养模式变得更加专业和系统化,形成了本科到硕士的阶梯式教育平台,为中国漆画界带来了高素质、高层次的新生力量,学子们毕业后,纷纷进入省内国内各高校,肩负起了漆画艺术传承与传播的历史重任。

如今,北方地区的漆画创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众多作者作品不断获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漆画创作队伍日益壮大,进入了繁荣的发展阶段,漆画艺术的发展空间更为广阔,这些成绩的取得和艺术氛围的营造,都与泽国多年来持之以恒积极推动密不可分。

业精于勤,泽国数十年如一日,不事宣扬、不矜不伐,专注于学科建设以及教学工作的同时,更是醉心于漆画艺术的创作,立足而又不拘泥于传统,本着探索尝试的精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漆画创作风格。其作品多呈现出一种自然、唯美、纯净的风格。无论是从色彩、构图、空间方面,还是从材料、肌理、工艺方面,都体现出作者对于作品创作过程中精益求精的追求,给人一种美轮美奂的视觉享受。1990年,还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读书时完成的作品《圆明园》,就因其技法迥异而在日本东京“现代中国”漆画展上颇受关注,日本NHK电视台还特别做了相关报道,油画作品《夏日·黄昏》更是在中日合办的中国四季美展上获得银奖,毕业前在天伦王朝画廊成功举办的“泽国现代绘画展”更是彰显了一位充满艺术激情的艺术家的理想和情怀。

从1989年至2019年,悉数这30年的创作历程,可谓硕果累累,殊勋茂绩。其间创作完成上百件漆画作品。其中有60余幅作品参加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漆画作品展。在省级、国家级的漆画作品展中屡屡获奖。除此之外,近30余幅作品发表于《装饰》《美术》《艺术交流》等国内重要期刊。在自身学术造诣不断积累的同时,他也义不容辞地担负起采光剖璞的重任,自2003年起至今,先后担任省级和国家级作品展的评委会委员工作,先后策划主持“哈尔滨国际艺术论坛暨第13届21C.ICAA国际艺术节”、“一至七届黑龙江省漆画展”等重要展览,并在2006年成立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漆画艺术委员会。其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培养了很多年轻有为的艺术家,为漆画艺术的发展与延续竭智尽力。泽国不仅在国内漆画界开辟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也将这一博大精深的传统艺术远播至海外。早在2001年就先后远赴俄罗斯及韩国首尔举办展览和艺术活动,在30年的创作生涯中,他深知中国当代艺术只有登上国际舞台才能得以全面的发展,因此一直极为重视同国外艺术界的学术交流,并多次携作品先后赴奥地利、德国、意大利、瑞士、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台湾、英国等地进行艺术交流展出,使中国优秀传统艺术的精髓与魅力得以更好的传播。

泽国既是一位充满理性的学者也是一位充满激情的艺术家,他的工作室里有书有稿,也有墨有画。他常讲:“一个漆画家既是画家又是手艺人。”正是怀着这份手艺人的匠心,他在30年的光阴里做到了“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的心境。从业30年来,泽国不忘初心,立足传统。他的作品一改以往人们对北大荒萧疏、荒芜的印象,北方小站的诗情画意,金秋盛景的热情奔放,处处可以感受到其对于家乡这片北方热土的挚爱之情,这片黑土地给予了他取之不尽的创作灵感,也为生于此、长于此的他提供了不竭的创作激情。不落窠臼,敢于尝试。泽国的作品“多以简炼概括的意象,抽象手法表现为主,画面疑练精致,忽儿又厚重,饱满,肌理变化丰富,技法扑朔迷离,材料的多样性”构成了他独特的漆画语言和创作风格。

为了漆画艺术和事业有更好的发展平台,2014年泽国调入鲁迅美术学院供职。专业院校良好的工作条件和高水准的学术环境极大促进了泽国的漆画创作热情。教学科研之余,创作出诸多作品。从近期完成的《风过无云》《明月飘然照大荒》《西风烈》等作品中,不难看出其创作态度的严谨。他的作品创作过程少则三五月多则两三年,反复斟酌,精心打磨。他常常和学生讲:不是每一件作品都可以成为名画,但要用完成名画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件作品。恪守艺术初心,不盲从,不跟风,不时尚,从容不迫的坚持艺术源于生活,艺术原创的艺术理想和追求。

“闲拾后山木,静修临海门”除去外出参加学术活动,他几乎每天都在海边的工作室里工作。潮涨潮落,乐此不疲。泽国近期不断有新作出炉,从近作《池中物》《一块红布》《塬》及《风景系列》中,具体形象逐渐淡出,意象之气渐生,单纯的材料运用,匠心的布局,画面从容淡雅,彰显出浓郁的东方写意之风。这也看出泽国创作风格的多元性。

小小的画集必定无法一一展现其厚重的艺术积累,但见微知著,这本凝聚着他无数汗水心血的画集,既是30年来优秀作品的展示,也是30年来创作历程的缩影。大泽有鱼,漆画人生,值此画集出版之际,预祝泽国的漆画艺术创作丰收,大有作为!

(乔十光 2019年3月18日)

《 池中池 》漆画

1